发布时间:2025-01-24 09: 00: 00
品牌型号:HP Laptop 15
软件版本:think-cell12
系统:Windows 10
在实际工作我们经常会用到百分比数据,它能够清晰传达数据的相关比例和关系,如果将数据转化为百分比图表,将更加简单、直观,有助于我们做决策分析工作,但很多小伙伴对于在think-cell中添加百分比的具体流程不太清楚,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think-cell图表怎么显示百分比,think-cell怎么添加折线百分比的相关操作。
一、think-cell图表怎么显示百分比
1、将需要进行分析对比的数据在Excel表格中整理好,然后点击PPT工具栏中的【插入】菜单,在think-cell图表中选择【百分比柱形图】插入。
2、插入之后打开相关联的Excel表格,其中表格中系列部分:系列1、系列2和系列3在2023年对应的百分比分别为19.0%、26.0%和 55.0%,总和为100%,上面的数字为2023年的实际占比。
3、将我们需要做对比分析的数据整理为Excel表格中需要的数据样式,之前的图表样式为:
根据图2的数据,我们需要求出手机、电脑这几个月内的所有数据总和,然后分别计算出每个月手机、电脑各自所占的百分比,下图为转换后的数据内容:
4、切换回think-cell柱形图,我们可以看到数据会在图表中进行显示,其中上面的数据为手机、电脑的月销量总和,黄色和橙色分别手机、电脑的百分比占比。
5、我们可以利用连接线链接柱型图的百分比,右击图表,在弹出来的菜单栏中选择【连接器】,这样可以直观的展示数据间的关联关系。
6、如果想知道手机销量的涨幅,我们可以通过【添加层级差异箭头】来计算手机的最高值和最低值,从而判断手机的销量的波动范围。
二、think-cell怎么添加折线百分比
1、点击PPT工具栏中的think-cell折线图插入至幻灯片中,双击think-cell折线图打开关联的Excel表格,在表格中将需要分析的数据输入进去。
2、切换回think-cell折线图中,我们可以看到折线图已经进行了更新,选中坐标轴进行右击打开属性栏面板,将数值格式从绝对值设置为百分比格式,这样就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折线图表中的百分比占比。
3、选中折线图右击,弹出菜单栏,我们还可以对折线图的图表进行颜色调整,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进行选择。
4、为了能够更清晰的让大家知道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数据,我们还可以为图表添加图例,鼠标拖动调整图例位置,确保图例能够清晰地标识数据系列。
关于think-cell图表怎么显示百分比,think-cell怎么添加折线百分比的内容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,在通过think-cell做图表分析时,我们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研究目的来进行确定适合的图表类型,例如柱形图通常是用于比较不同类别或时间段的百分比数据,而通过折线图则可以突出数据的趋势性和变化规律等等,想掌握更多关于think-cell的操作教程,欢迎访问think-cell中文网站。
展开阅读全文
︾
读者也喜欢这些内容:
think-cell怎么在图下面加数据表 think-cell怎么在折线图上显示数字
不知道大家在使用think-cell进行数据展示时,会不会觉得单纯的图表展示有些单调、缺乏数据细节的呈现,想要在图表下加上数据表,让用户更全面了解数据内容,但却不知道怎么做。接下来我们就来教大家think-cell怎么在图下面加数据表,think-cell怎么在折线图上显示数字的操作方法。...
阅读全文 >
怎么在柱状图上显示数字 怎么在柱状图上显示百分比
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think-cell柱形图的设置技巧,我们都知道,想要将数据图表做好,除了要注意图表的整体布局外,还需要在图表上标出具体数据和百分比,以便清晰反应数据的具体情况。接下来我们就以think-cell为例,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怎么在柱状图上显示数字,怎么在柱状图上显示百分比的相关内容。...
阅读全文 >
怎么在折线图里加柱状图 怎么在折线图上添加数据
本期给大家分享一个think-cell组合图的操作技巧,无论是工作汇报还是学术研究,通过组合图图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数据,那么柱状图和折线图组合该如何做呢?今天我们就以think-cell为例,带大家了解一下怎么在折线图里加柱状图,怎么在折线图上添加数据的相关内容。...
阅读全文 >
think-cell怎么在折线图中添加百分比 怎么在折线图中体现乘法关系
think-cell是一款非常实用的PowerPoint图表插件,涵盖了多种图表类型,可以无缝集成到我们常用的Microsoft PowerPoint和Excel等办公软件中,本期将给大家分享的是think-cell折线图的操作方法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think-cell怎么在折线图中添加百分比,怎么在折线图中体现乘法关系的相关内容。...
阅读全文 >